由中央民族大學教務處組織的雙創項目質量提升訓練營在6月10日、11日兩天對40多個項目進行系統梳理與指導的基礎上,多個項目在導師的建議下,調整了項目方向與商業模式,使項目的創新更突出,目標群體更明確,產品和服務更有特點,整體可操作性更強。很多項目團隊打算通過參加大賽的方式,進一步驗證項目、聚攏資源。為此,很多學生主動找導師進一步輔導項目,與團隊成員深度溝通完善項目,創業氛圍在“56創”創新創業中心形成,打開了雙創的自動模式!
地球村語言文化國際教育項目團隊,除兩名中國博士生外,都是外籍博士生,分別來自泰國、韓國、伊朗、緬甸等國家,他們共同打造了外國人學習中文的速成模式,助力“一帶一路”的中國企業對外籍員工的需求和商務交流需求。項目負責人郭晶在博士開題和出國研討的多重壓力下,從早上9點,工作到次日凌晨4點,帶領團隊成員反復推敲項目的商業模式,研究生院吳應輝院長也在深夜來到“56創”參與了項目的研討,并給予了指導。
“SHAMUERKE”校園智能終端項目是由以哈薩克語專業學生為核心組建的團隊,他們打造了對中亞國家提供基于北斗衛星服務和移動互聯網應用的智慧校園終端產品和運營平臺。團隊充分發揮學科專業優勢,在成熟技術的基礎上,結合中亞國家的市場情況與個性化需求,采用產品輸出、技術輸出、模式輸出、人才輸出的方式,參與到了“一帶一路”的建設中,該項目的實施可改善中亞國家的教育管理水平,將中國創造與中亞國家共享。由于是涉外項目,環節較多,同學們下課后都來到“56創”,共同研討問題,設計產品,在14日凌晨完成了第5稿商業計劃書。
多數創業項目都體現了中央民族大學學科專業優勢和特色,圍繞著各民族歷史文化創意、少數民族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和保護、藝術設計和創作、民族區域經濟發展等方向,挖掘項目機會、整合項目資源。在“56創”各個項目工作間和開放辦公區,隨處可見研討項目的同學身影,在目一咖啡(學生自營的創業咖啡)的飄香中,也體現著中央民族大學創新創業教育的氛圍。
教務處組織的雙創項目質量提升訓練營還將在本周末持續,將圍繞著商業路演、價值挖掘、商業呈現、項目整合等主題展開。創智匯德(北京)科技發展有限公司對訓練營提供了全程的內容服務與資源服務,在校領導指導與支持下踐行了與中央民族大學的創新創業教育合作共建協議,共同打造高校創新創業教育的創新模式與樣板。
免責聲明:本站部分內容源于網絡,我們對于網絡內容的可靠性或者完整性不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如有侵權,請聯系刪除。
上一篇:南昌大學雙創實踐訓練營(北京)在中央民族大學開班 下一篇:中央民族大學雙創項目質量提升訓練營成功舉辦!